突出艺术特色 建设一流高职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简介
一、学院概况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学院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中国明星市、戏剧泰斗曹禺先生的故里——湖北省潜江市。这里北依汉水,南望长江,沪蓉高速、 318 国道、襄岳公路交会贯通,交通十分便捷。学院占地350亩,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楼、图书馆、音乐舞蹈楼、美术楼、演播厅、综合大楼等现代化大型建筑鳞次栉比,400米标准运动场、学生公寓、食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校园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樟杉掩映,河湖依傍,是全国绿化委员会表彰的“绿化四百佳单位”和省教育厅命名的“园林式学校”。学院连续四届被省委省政 府授予“文明单位”和“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二、创建历程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前身为潜江师范学校,创建于1958年,其中师阶段经过了潜江中等师范学校、湖北省潜江幼儿师范学校、湖北省潜江艺术师范学校三个发展时期。2001年6月,潜江市人民政府向湖北省人民政府提出举办高等学校的请示。2004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复函潜江市人民政府“同意在湖北省潜江艺术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江汉艺术职业学院”。2004年6月,教育部对江汉艺术职业学院予以备案。
三、办学指导思想
建院4年来,学院以“树立人本理念,服务区域经济,突出艺术特色,实现科学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社会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办学体制,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规范和优化管理方法,走出了一条艺术职业学院创业发展之路。
四、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非常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二是加强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争取在两年内使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20%,三是采取校本培训方式加大新教师培养力度,四是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五是聘请各行业专家、学者为学院艺术顾问、兼职教师。
建院以来,学院先后引进了112名本科毕业生和38名硕士研究生担任专业教师。这些教师毕业于全国重点高校,是通过全面素质面试后,百里挑一选中的。他们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的硕士,有北京大学的双学士,有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的高材生。对这些青年教师,学院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加强青年教师的成长指导,重点放在树立主人翁责任意识、迅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缩短了新教师的适应期,使青年教师以较高的整体素质站上了讲台。目前,这批年轻人已经成长为学院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优秀分子担任了基层、中层干部。
五、专业特色
学院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目前,学院设置了音乐、舞蹈、美术、教育、管理、信息技术、英语七大类22个专业,招生范围遍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全日制在校生保持5500人的规模。
学院以艺术为突出特色,按照“优势专业做强、小专业做精、技术专业做尖”的思路,加强专业建设。学前教育、艺术设计等较大专业已申报省级重点专业,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主持与播音、英语教育等较小专业正朝着精品方向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操作技能高手,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强化学生艺术素质培养。
学院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狠抓实习、实训关键环节,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学院以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目的,经常组织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专业技能竞赛、作品展示,为学生提供锻炼技能、展示才华、交流成果的舞台。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艺术节、模拟导游、英语演讲比赛、普通话朗诵大赛、计算机应用技术比赛,还有各专业的多项全能比赛等。在学院的指导下,学生自发成立了21个社团,常年举行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拓展了学习领域,扩大了知识面,锻炼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极大地陶冶了同学们的文化艺术情操,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院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学院与深圳特蕾新教育机构实行联合办学,签订了长期培养、科研、培训合作协议,从2007年9月开始正式开展“机构出资,学院培养,学习免费,深圳就业”合作,“特蕾新班”、“江蕾幼教研究所”目前运行良好。
学院积极筹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加强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力争使80%以上的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六、办学业绩
在全体江职人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取得了显著成果:
2004年底,在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活动中,学院成功地承担了开幕式的伴舞、演出和闭幕式大型舞蹈的创编和演出任务,得到了潜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2005年5月,在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上,学院选送的三个声乐节目全部获得一等奖,其中三重唱《溜溜歌》名列第一,并作为湖北省报送的参赛作品进京参加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声乐节目二等奖,学院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2006年6月,学生郑冬梅 、马旭等组成“水铃铃”组合,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周亚军并参加年度总决赛。随后,马旭被邀请参加中国第十四届金鸡百花奖颁奖晚会的演出,是唯一一个来自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马旭目前已成为海南省歌舞剧院的一名独唱演员。
2007年5月,学生杨柳获得中国第八届艺术节形象大使选拔赛形象大使称号,当年10月又获湖北省首届高校大学生服装秀大赛个人冠军;由杨柳、李晓佳等12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获湖北省首届高校大学生服装秀大赛团体优秀奖。高伟丽获“新飞”2008奥运助威团全国选拔赛十佳称号,并赴深圳参加全国总决赛.
2007年10月,学院与微软办公软件全球认证中心签约,成为思递波测评系统平台使用签约学校。这类学校全国仅有100所,我院是江汉平原唯一的一所。成为签约学校,能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参加与世界接轨的计算机认证考试,为他们以后的求职与工作提供一个权威证明。去冬今春,学院组织了两次认证考试,全院共计有670人次参加,单项通过率达到73%至95%,超过了全球专业级70%的通过率。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的领导和思递波大中华区管理处的领导对学院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极为惊讶,大加赞赏。与此同时,我院学生在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
在2007年第二届极品飞手“海峡两岸赛”大陆地区决赛中,1人获中文看打项目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2008年5月, 在2008年国际办公软件世界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中,我院代表队再创佳绩:学生周娟获中学(中专)组季军,学生程晓莉、周娟分别进入大学组、中学组前20强,学生李朝辉、曹彦灵和马静分别进入大学组前30强。
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院连年捷报频传。2007年,4人获专业组二、三等奖,14人获非专业组一、二、三等奖。2008年5月,学生刘恋获专业本科组一等奖,徐艳丹、李翠枝等6名同学获非专业大专组一等奖。获奖层次、获奖人数均在全省同类学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学院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100%,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学前教育、英语教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被预订一空。
葱郁的树枝摇曳着艺术的梦想,流淌的河水彰显着激越的生命,这一切无不向人们昭示着这所地处水乡园林的艺术职业学院的独特魅力。四年的时光,江职人用科学严谨的高效管理和勤恳踏实的奉献精神走出了一条以艺术为突出特色的创新之路。这一条用责任、实力、质量铺出的成长之路,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正向着省级示范高等职业学院、全国一流艺术职业学院的目标延伸。

主教学楼

集贤湖-学生公寓群

思源河夜景

美术楼-丹青池

溜溜歌

曹禺文化周

音乐舞蹈楼
(来源: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