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用人需求占主体
                                    ——2005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记者 刘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了全国116个城市劳动力市场2005年第四季度职业供求状况信息。 
  
      这116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68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6028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9%。 
  
      116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368.6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382.8万人,求人倍率[1]约为0.96。 
  
      全国116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 
  
      与上季度相比,2005年第四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略有减少,分别减少了近26.9万人和36.8万人,下降幅度分别为7.5%和9.6%;与2004年同期相比,2005年第四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增加了约76.5万人和59.8万人,上升幅度分别为28.2%和20%。 
  
      第三产业用人需求占主体 
  
      从总量结构看,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依然占主体地位。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8%、30.8%和67.4%。与上季度和2004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1.2和1.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则略有上升,分别上升了2和1.9个百分点。 
  
      分行业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24%、19.2%和12.2%。此外,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也较大,其所占比重分别为9.5%和9.1%。与上季度相比,制造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上升了0.1和0.4个百分点。 
  
      内资企业用人需求占79% 
  
      从用人单位看,企业用人需求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5.7%,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仅为0.8%,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重为3.5%。 
  
      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用人需求占79%,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其需求比重分别为30.1%、17%和12.5%;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7.4%。 
  
      与上季度相比,私营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6.4个百分点;有限责任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2.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分别下降了0.8和0.5个百分点。 
  
      新成长失业青年比重下降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7.5%,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0.9%(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36.2%),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0.7%,其他失业人员占15.9%;此外,求职人员中,下岗职工占6%;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28.4%,其中,本市农村人员所占比重为13%,外埠人员所占比重为15.4%。 
  
      与上季度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与2004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上升了1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3.5个百分点。此外,与上季度相比,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上升了1个百分点。 
  
      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求人倍率较大的是高级工、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其求人倍率分别为2.34、2.25和2。 
  
      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49.9%,主要集中在初级工、中级工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2.4%。 
  
      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来看,43.8%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资格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工、中级工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39.3%。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与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结构基本一致。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七成单位对求职者性别有要求 
  
      从对劳动者的需求看,71.1%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37%,对女性的需求比重为34.1%。与上季度相比,对男性的用人需求下降了1.7个百分点,对女性的用人需求下降了2.2个百分点。 
  
      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的求职人数多于女性,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6.4%和43.6%。与上季度相比,男性求职者所占比重上升了0.1个百分点;女性求职者的比重下降了0.1个百分点。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男性的求人倍率为0.91,女性的求人倍率为1.03。 
  
      注释:[1]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表明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如0.8表示10个求职者竞争8个岗位。 
原载:《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25日第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