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运营数据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www.jingpinke.com)7月份运营状况正常,同时也体现了暑期的特点,访问量较6月份有所下降。以下为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主要运营数据:
统计项 |
6月新增 |
7月新增 |
总数量 |
收录课程数量 |
国家级精品课程(3835) |
本科 |
— |
— |
2583 |
高职高专 |
— |
— |
1043 |
网络 |
— |
— |
209 |
省级精品课程 |
— |
— |
8279 |
校级精品课程 |
— |
— |
8170 |
OCW课程 |
— |
— |
4162 |
发布资源数量 |
教学资源 |
3,394 |
2,558 |
1,262,352 |
教材 |
788 |
0 |
45,620 |
注册会员 |
会员 |
会员总数 |
82,887 |
34,360 |
1,357,829 |
实名教师用户 |
1,603 |
117 |
117,785 |
实名学生用户 |
29,497 |
0 |
357,052 |
会员来源学校数量 |
1 |
1 |
2,835 |
网站访问情况 |
访问人次数 |
1,149,778 |
685,085 |
13,449,886 |
页面浏览数(PV) |
4,789,040 |
3,471,308 |
70,072,783 |
资源下载量 |
38,234 |
31,028 |
283,272 |
网络互动(评论、答疑) |
9,054 |
7,638 |
352,181 |
新用户访问比例 |
49.49% |
系统数据存贮情况 |
总可用存贮空间 |
28TB |
已存贮数据量 |
22.19TB |
在线可访问数据 |
16.90TB |
二、03~10年国家精品课程各本科学校网站运行状况监控统计
测试起止时间为7月1日~7月31日,测试频率为每12个小时一次,时间点分别为10:00和22:00,测试页面为03~10年获选国家精品课程的各本科学校(含网络学院)的2722门课程网站的首页。评价说明:
优——可访问率100%; 良——可访问率80%以上;
中——可访问率80%~50%; 差——可访问率50%以下;
无法打开——测试周期内没有成功访问的记录。
 in <b>F:\www\gzgzjyw\include\htmleditor\php\upload.php</b> on line <b>1</b><br />upload/20110909011814001.jpg)
|
优 |
良 |
中 |
差 |
无法打开 |
课程数量
(共计2722门) |
9 |
1623 |
225 |
129 |
736 |
0.3% |
59.7% |
8.3% |
4.7% |
27% |
三、03~10年国家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学校网站运行状况监控统计
起止时间为7月1日~7月31日,测试页面为03~10年获选国家精品课程的各高职高专学校的1006门课程网站的首页。测试频率及评价标准同上。
 in <b>F:\www\gzgzjyw\include\htmleditor\php\upload.php</b> on line <b>1</b><br />upload/20110909011814002.jpg)
|
优 |
良 |
中 |
差 |
无法打开 |
课程数量
(共计1006门) |
31 |
750 |
136 |
30 |
59 |
3% |
74% |
14% |
3% |
6% |
四、“公开课”媒体相关报道综述
7月份,与“公开课”相关的媒体报道主要集中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由于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尝试建设公开课,因此媒体也从对国外公开课现象的报道更多转向了对国内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关注。
本月28日,教育部召开了介绍“本科教学工程”的新闻通气会后,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等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道,介绍了包含“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在内的五大主要建设内容。该消息转载于人民网、新浪、腾讯、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并在各高校、地方教育厅,以及相关教育网站上广泛传播,百度相关搜索结果达20万个。
西安交大通过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正在逐渐摸索一条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之路。——建设网络视频公开课必将是所有大学(特别是公办大学)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挑战;学校要向公众全面推出完善的视频网络公开课系统,信息系统需在各方面进行大幅度升级和改善;为方便和引导社会大众选择学习,应该逐渐建立对这类公开课的评价和筛选机制。(中国教育网络《视频公开课:有挑战才有价值》,7月11日)
课程选题获得批准的院校已着手视频公开课的建设,通过参与课程录制及与国外公开课对比,主讲教师开始发现自身教学不足,反思国内大学教学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反观国内大学,多少年来,最牛的教授都专心搞科研去了,把给学生上好课当作职业理想的老师越来越少;他开始反思:自己真的会上课吗?我是一个好老师吗;公开课建设如果能唤回一些老师对于课堂的兴趣,哪怕总体教学水平上与海外名校有差距,但至少我国大学里会出现一派新气象。(文汇报《浙大、复旦等试水网上公开课建设,教师们直面差距》,7月1日)
(来源: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2011年9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