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高职特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3-14浏览次数:79

刘景江 王江红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在建设过程中应与生产现场相结合,遵循先进性、工位性的原则,突出高职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训基地 生产现场 职业特点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天津市教委批准建立的一所普通高职院校。学院积极调整办学方向,逐步确立了“以高职教育为主,产学结合”的办学方向,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学院有6个系,26个专业,在校高职学生8000余人。
  几年来,学院的实训基地紧密结合高职专业与企业用人的需要,围绕着学生就业与“技能证书”的考核进行建设,先后建立了机电、艺术、会电、造价、工程监理、环境保护和石油化工等65个校内实训基地,除此之外,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还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60个,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学院的实训基地在探索高职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企业与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按专业设置规划实训基地,实现真仿结合,突出高职特色
  根据专业设置规划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专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实用性。本着高职教育与高新技术同步发展,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建立先进的教学实践环节,有利于为取得“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证书”提供场地的原则,每个专业要建一两个校内实训基地,两三个校外实训基地。在规划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应遵循三个原则:(1)高职实训基地应该成为学生深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创新思维方法的基地。(2)高职实训基地应该为学生基本技能、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服务。(3)高职实训基地应该成为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基地。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应该“真”与“仿”相结合仿真是分析、研究、设计、控制系统及其调优不可少的手段。以我院石油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例,采油实训室的自喷采油和机械采油就是“仿真”设备,油从地层到地面整个工艺过程一目了然,钻井实训室的钻井平台和井架、修井实训室的修井架和修井设备、集输大站的工艺流程等都是仿真设备,这些仿真设备与生产现场的设备一样,只是大小不同,学生在生产现场看不到的(如地层情况、流体在地下和井筒中的流动情况)和不能动手操作的,在仿真实训室里都能看得见,也可以动手操作,在仿真实训室里,学生可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计、控制、调优,提高动手能力。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高职特色我院机电类各专业的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了技术含量高、建设起点高、技术先进的原则。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与适应行业需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与要求,机电类各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实训项目的设计上及仪器设备的配置上都与行业生产实际一致,使学生在完成实训内容的同时,能够接受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目前,我院机电类实训基地建设基本完成,已通过国家教委、财政部的验收并得到好评,认为我院机电类实训基地的建设符合职业特点,具有高职特色。我们认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先进性。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要求实训基地既要适应机电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又要体现技术含量高、技术起点高、技术先进的特色。机电类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立足于机电技术的发展及现代机电技术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其次要保证设备先进,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二是工位性。实训基地的工位性体现在实训项目内容设计与实训工位数量配置两个方面。在实训内容设计上,机电类实训项目要做到贴近机电技术领域的实际;在实训工位配置上,应以创造工程环境为宗旨,在数量配置和场地安排上,应尽量使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可视性。采用解剖机电产品模型、模拟教版、模拟教具等设备,既可进行现场模拟,又可进行各个系统动态联系的演示,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采取多种方式建设高职实训基地   
  在学院经费不足、教学设备不可能与实际生产现场的设备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我院的实训基地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
  建立独立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学院在中央财政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建设了校内实训室65个,学院每年对这65个实训室进行完善和改进,其中机电类实训基地的13个实训室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石油化工实训基地的19个实训室是天津市政府财政支持建设的。
  积极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积极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努力营造职业氛围,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训基地可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到本行业的新技术,学校应与企业紧密联系,使高职教育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我院逐步探索出校企联合建设实训基地的两种方法:一是积极合建校内实训基地。我院计算机系与通信公司信息中心采取租借设备的方式,合作建立了“网络实训基地”;与金山贸易公司采取公司出设备、学院出场地的方式,合作共建了“网络机房”;石化工程系与钻采研究院实验室建立了联合共用方式,研究院出设备和场地为学生提供实验场所,学院无偿为研究院培训职员和研究人员。通过这种与企业融资合作的形式,使我院的实训基地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二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我院主动争取企业、行业的支持,要求各教研室都要与对口的企业、行业合作,每个专业都要与一两个企业建立相对稳定、合作密切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校外实训基地共有60个,其中在井下作业公司和石化建设公司的校外实训基地被天津市教委评为天津市级校外实训基地。实践表明,校外实训基地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就业起到了指导作用。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应具备的功能   
  要保证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条件是师资,而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则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条件。因此,我们认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重复学习与训练功能人们对一项技能或能力的掌握需要时间,需要多次反复的训练,以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实现从一般技能向技巧的转化,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高职实训基地一定要有重复训练的功能。此外,不同的人掌握同一项技能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尽相同的,需要反复训练的次数也是不同的,所以要给不同的学生创造反复训练的机会。在企业工作现场,反复训练是不可能的,这就要在校内实训基地的仿真状态下完成。
  多因素设置功能生产过程与服务过程都是错综复杂的,具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而各种影响因素出现的频率也不一致,特别是各种不同的故障和事故出现的机会往往较少,因此,要求实训基地的设备与设施要具备设置各种影响因素、各种影响结果及其处理方法的功能。仿真、模拟设备在这一方面具有特殊功效。
  跟踪技术前沿功能学校培养人才要适应未来需要,所以,实训基地应该具备一定的先进性,而且应该与时俱进。在建设实训基地时,一定要站在技术前沿,从设备的先进性加以考虑。目前,我院新建的实训基地大多技术先进,设备领先,如机电类实训基地和石油化工实训基地。
  产学研结合功能高职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和训练,建立与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实训基地应尽可能地承担生产任务和一定的科研项目,并应吸收教师与学生参与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的研究开发工作。
  高职实训基地的管理   
  实训基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是保证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建立与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实践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保障,可以为提高实训基地效益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在搞好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加强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为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我院从实训基地建设初期就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章建制工作。首先,制定了“实训基地管理人员职责”、“实训基地教师职责”、“实训基地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实训基地开放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其次,狠抓落实,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对外开放,我院有专人负责管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又可以为学生的实训创造条件。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未来设想
  今后几年,我院将以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在现有的实训基地基础上,大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每个实训基地都要认真做好科学规划,实训基地建设要反映行业的主流技术,要用好专项资金,硬件建设要基本达标;要规范实训基地的管理,改变“重建设,轻使用”的现状;要提高实训基地的校内教学利用率,提高实训的技术含量,实训基地要搞好对外开放,成为行业和企业开展技术培训的基地;要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进行实训基地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相对集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院系两极管理体制;要继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继续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建立产业合作、互利互惠、具有稳定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具体设想是:
  1.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要遵循“完善现有、提升质量、保持特色、争创一流”的原则;2.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要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使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训有机结合,“讲”与“练”有机结合;3.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要与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职教方法相结合;4.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要继续坚持注重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的教学,注重实际生产设备仪器的使用,注重企业生产环境的模拟。
  
参考文献:
  [1]吕景泉.建设全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中国职教品牌[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1).
  [2]龙德毅.建设全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N].天津教育报,2005-12-15.
  [3]江利民,谢远光.高职学院专业实验室建设标准的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