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就业导向与高职可持续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04-06浏览次数:44

                                    坚持就业导向与高职可持续发展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汪 华)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面临大力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矛盾。如规模扩张过快与内涵发展不足的矛盾,就业压力增大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相对短缺的矛盾,专业结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专业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等等。高职院校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如何保持高职院校“进口旺”、“出口畅”成为高职教育者十分关注的话题。
   
      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有些功利化、片面化,把高职教育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把高职教育的功能也仅仅理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而忽略了教育对象本身——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树人”。我们应准确定位高职院校人才规格,在培养具有高新技术应用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强化责任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国际化意识,努力提升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外语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把学生培养成既能适应专业技术要求的“职业人”,也能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社会人”。
   
      在高职办学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市场营销观念,让“顾客为导向”、“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的发展理念,深入办学决策、办学行为过程。高职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及其家长的要求.又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还要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社会而言,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对学生而言,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和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需要”。为此,高职学院应坚持以市场调研为起点,研究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学校发展战略,制定专业开发、课程设置和招生计划,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方式,积极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建立起稳固的联合办学关系,使“生产”与“顾客”、“销售”等环节密切关联,变“被动销售”为“积极营销”,从而保证实现“引导成人成才,保障充分就业”的办学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是市场观念作用办学行为的具体体现。学校的“产品”是否对路、是否合格,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即学生要为社会所用,即“实现就业”,这是办学行为和过程所指向的终极目标。所以,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实施等办学过程和环节中,要时刻考虑适应市场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不断创新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倾力打造学生搏击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追求实现学生充分的高质量的就业。只有“出口旺”才能带动“进口畅”,高职教育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培养模式创新与就业竞争优势
   
      市场竞争的要素之一是产品竞争。学校要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即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受教育者和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高职教育实践证明,产学研相结合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构建产学研办学模式主要应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强化突出其特色。
   
      1.“四条腿”走路,搭建坚实的实践教学立体平台
   
      实习实训基地是产学研结合的物质平台。高职学院应将产学研结合的重点放在校内实验实训中心与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机结合上,采取“四条腿”走路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实现工学交替、产学结合,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构建坚实的物质平台。“第一条腿”是学校独立投入。学校独立建设的设备精良、功能先进的实训中心,不仅承担本院学生实习实训教学,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设备资源,积极开展对外培训和生产经营。“第二条腿”是学校与企业集团合作兴建培训中心。学校与企业合作,“引凤筑巢”,通过企业出资、出设备,学校出场地、出师资,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的方式,联合建立技术中心、应用技术培训服务中心等,优先为企业提供训练有素的技术后备人才.实现“双赢”。“第三条腿”是直接在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培训基地。在国内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意识,实现教学与就业、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第四条腿”是政府专项投入。如最近几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为支持“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对相关学校都给予了一定力度的财政支持。
   
      2.“订单式”培养,三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是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由学院、企业和受教育者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实施教育培训,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并负责安排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实践中,一些学校积极探索和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少专业实行100%“订单式”培养,基本形成了以“订单式”为主体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格局。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学生学到了谋生的本领,找到了立身的职业;学院利用企业资源,节约了投入,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了教育质量,学生就业有保障,大大提升了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学校招生也就有了“源头活水”;企业得到了可靠的、适应性强的、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也节省了培训的时间和精力——三方都获得实惠。
   
      3.“一教双证”,让职教和职业“无缝对接”
  
       “一教双证”就是将国家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和考核纳入教学总体目标,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中充分体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的学习任务后,即可获得专科学历证书和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教双证”、“双证沟通”的实行,将专业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职业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紧密联系,既加强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毕业就能顶岗提供了方便。在实行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克服“一教双证”教学体系中“两股道”、“两张皮”的现象,要密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大力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学内容和职业考证的培训水乳交融,真正实现学生就业和社会职业岗位要求“无缝对接”。
   
      4.“一体化教学”,把理论课堂变成职业演兵场
   
      “一体化教学”是指专业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涉及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实践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学设施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和改革。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学校逐步形成了带有不同专业特点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如单元式教学、“三明治”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产品”式教学等等。这些教学形式针对职教特点、专业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5.积极构建“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十职业选项”的课程体系
   
      为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有效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高职教育应突破传统教育思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来构建每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我们认为,针对高职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总体框架应由文化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基础平台和一个职业选项模块组成,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系统的职业知识能力结构,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6.着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人才培养,教师为本。建设高素质的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队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起一支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既能“动口”也能“动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在高职教师队伍里,大部分是由学生直接进入教师队伍,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一条直线,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与社会的发展、职业技能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承担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时存在先天的不足。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主要途径一是从生产一线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二是积极与学院实习就业基地或相关单位联系,派出青年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习培训;三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引导鼓励专业教师从事科研课题、技术开发项目研究,在实战中锻炼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新的思路,要有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投入,如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建设一批学科特区、促成学科和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要大力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政策,着力完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流动机制和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由此构建起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7.强化科研意识,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教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对于高职学院来说普遍比较薄弱。这一方面由于许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蜕变而出,无论是科研设施还是科研力量都不尽人意;另一方面,在高职学院连年扩招的压力下,大部分教师授课任务繁重,无力也无心在教科研方面投入精力。这种现象无疑对高职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定障碍。从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角度,迫切需要我们对高职教育自身的性质、地位、作用,如何构建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运行机制,如何建立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如何形成高职教育特色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实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市场和社会变革的角度,我们也应认真分析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新问题、新动向。还有,加强科研和技术开发,能有效提高师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师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为学校赢得声誉、创造效益。为此,许多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形成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改,以教科研的不断深入有力推动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坚持就业导向与就业指导服务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推进,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的局面短时间恐怕还很难缓解。因此,高校的就业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制约高校发展的一个瓶颈。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充分保障学生顺利就业,也就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高度重视,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学校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高职学院应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构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起院系两级“一把手”任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制,强化就业工作的重要地位。要按“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深入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社会化、企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要大力倡导“走遍千山万水,不怕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不惜千方百计,带着深厚感情去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精神。这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
   
      2.增强就业意识,实行全程化就业教育
   
      据分析,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观原因是有些毕业生职业意识、就业观念、求职能力的缺陷。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网络和渠道,对学生实行全程化就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一是将就业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如通过入学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努力学习,树立学成报国、志在四方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正确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就业教育;如利用主题班会、报告会、座谈会、辩论赛等形式进行人生观、就业观、就业知识的教育,在院报、校园网、宣传栏上开辟就业教育专栏,介绍就业形势、政策、应聘面试方法、招聘信息;邀请企业人事经理、往届校友来校介绍就业知识和体会等,引导学生克服挑肥拣瘦、有业不就的偏向。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就业知识辅导教育,从求职心理到衣着仪表,抓好每一个细节,使学生能以良好的求职心态、丰富的求职知识顺利应聘;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应聘就业班,根据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使培训后的学生顺利通过招聘并迅速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抓好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不断丰富学生应对人才市场竞争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应聘成功的机率。
   
      3.广开门路,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
   
      在竞争性市场中,要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有一条重要的营销策略就是“与顾客建立关联”,即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顾客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对于高等职业学院来说,“与顾客建立关联”主要就是与用人单位建立起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的关系,包括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决策参与,校企联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以及“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运作等等。可以说在企业建立重要的稳固的就业基地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一些学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抓住每一个机会,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虚心听取反馈意见,与企业长期合作,签订长期协议,安排学生深入企业第一线实(见)习或就业;使学生与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实行零距离接触。
   
      4.广搜信息,积极疏通就业渠道
   
      高职学院要充分利用媒体、实习学生、历届校友等各种资源,广泛搜集人才需求信息。建立用人单位资料库,并和重点用人单位保持经常的联系,通过校园网、出版物、宣传栏、学生管理系统等各种渠道及时为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学校可积极为毕业生、用人单位提供各种非盈利性的集中或分散型的招聘会、洽谈会,引厂进校,为供需双方提供便利条件。为扩大信息来源,加强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在就业热点地区建立长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站,使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贴近企业。我们还应突破传统办学思路的束缚,不断创新和拓宽就业工作思路。如现在有些培训就业中介机构,敏锐投入大学生就业的广阔市场,学校可在调查核实其资质和实力的基础上,利用其资源和渠道,探索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新路。为加强国际合作,打通海外就业渠道,高职学校应主动出击,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教学交流、技术和劳务输出等途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把毕业生输送到国外留学和就业。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张扬学院培养质量,宣传学生就业优势,也同样非常必要。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