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教学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李家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01-17浏览次数:45

                                 实践性教学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  李家瑞)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200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努力把职业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
   
      周济部长也指出,我们要坚定这样一个信念: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为平台、以对“证”施教为手段、以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保障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就非常明晰了。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
   
      教学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最终目的和价值在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而人才是通过教学来培养的,高职教育观念的改变与体制改革,最终都应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才能收到实效。高职教育的一切改革都应围绕教学改革这个核心运行。
   
      高职教育质量高不高,有没有自已的特色,关键要看实践性教学搞得好不好。所以实践性教学的好坏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
   
      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是由它的职业性决定的,实践性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它的重要性超过了理论教学。所以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践教学。
   
      加强和改进实践性教学,要在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的前提下,抓住课程体系改革这一“核心的核心”,突出应用性,从而体现高职的职业性;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使高职的课程内容服务于职业领域的岗位要求;要增强课程模式的实践性,服务于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张之洞

     
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手脑并用。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教育理论。即“做学”理论,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生怎么做,学生在学习中学着做,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理论,并指导自己怎么做,使教、学、做合一”。
   
      实践性教学的体系:感知、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综合实习就业。即三阶段实践教学的体系,就是在第二学期让学生到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进行感知学习,使他们先尝“梨子”,初步了解实践,了解社会;第二阶段是在第三、四学期,是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的实习实践活动,是应用理论和技术的阶段;第三阶段在第五、六学期,综合性实习,全面运用所学知识,到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顶岗实习,实习就业,直接参入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做一名准员工。

     
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原则:

     
1、符合感知、认知规律的原则

     
人类对知识的感悟和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是由表及里和循序渐进的,技能培养也是如此,熟能生巧的。学生对实践的认识、技能的训练同样要遵守这个规律,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能力培养的要求。
    
      2、实践第一的原则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去感受。同时熟练的技能必须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才能达到目标,因此要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教学的时间和训练次数, 在教学计划中明确予以规定。
   
      理论学习是我们学生学习的弱项,如果我们按精英教育的方法,课堂上理论过多,他们是很难接受的。而他们的强项是实践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如何挖掘这些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去因材施教,因此,我们要根据生源特点,着力在实践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在用中掌握理论。
   
      3、提前进入的原则
   
     实践性教学的体系,即三阶段实践教学的体系提出,在第二学期让学生到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进行感知学习,使他们先尝“梨子”,初步了解实践,了解社会。此时相应的基本技术和基本专业理论都要相应提前,指导学生在了解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基本要求,更好的进行感知学习,达到预期目的。
   
      4、协同性原则
   
      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要达到的技能较多,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初级技能是为高级技能奠定基础的,是为学习高级技能服务的;甲技能与乙技能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和相辅相成的,组合起来就是我们要求达到的能力。如数控技术,其训练的钳工技术、磨刀具技术、普通车工技术、计算机的编程技术等的技能,组合起来最后都用到数控技术上。因此我们在设计技能培养方案时既要循序渐进,又不能重复设置,即某一技能在某一段时间里反复操作直至熟练,它是另一技能的基础或相关技术,但在另一技能的训练中就不要再重复,只是应用,而应加强另一技能的训练。
   
      5、仿真和实际环境的原则
   
      培养目标规定的许多能力的掌握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反复练习,所以仿真模拟设备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具有特别明显的作用。有时还需要一定的专用设备。
  
       因此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场地和设备应用要有利于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重点不是为了理论的验证。
   
      我们的培养模式要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突出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突出培养学生为不同职业所特有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虽然学校的实训尽可能与社会实际生产或服务场所一致,但学校的条件现在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充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即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不能只在模拟和仿真的状态下完成,同时还要到实际环境中去经历和体验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
   
      技术人才所从事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多因素综合的,只有在错综复杂的场合以职业人顶岗锻炼,才能锻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产学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办法。
   
      6、“对证施教”的原则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早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7、合格的原则
   
      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经营第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技术高超、手艺娴熟高技能操作人员。我们的学生接受高职教育后,成为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劳动者,他们要挤进精英行列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降低重心,以实用为本,合格为原则。
   
      实践技能一般不能用多少分来衡量的,学生只有操作技术通过,即为合格,所以我们在判定技术水平时,只能是合格或熟练。操作能力、技术水平也只能是符合国家所规定的职业标准和规范。一次不能通过,可第二次、第三次……直至通过。
   
      实践性教学的保障体系: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需要有培养条件作保证。除各类教育教学必需的物质条件与非物质条件以及社会参与这些条件外,主要是师资和设备这两方面的条件。
   
      ①师资: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人才,所以其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的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技术人才的各种素质,即使是基础课教师也要对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与本课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因此,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的智能储备要更为全面,应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相关知识面广,“常识”丰富,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善于和社会的有关单位及人员交际和合作。
   
      对高职教师要求高而广,因此在实际中全体教师很难都具备,所以高职教师队伍的构成必然成现多样化。其组成     聘用较多的兼职教师(有利于解决急需,有利于保证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专业的变换和办学效益);聘用某些对动作技能有特殊要求课程的实习指导教师;有一支精干的专任教师,他们是高职教育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深知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特征,熟悉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此外,必须保证专职教师定期到相应企业更新知识和实践能力(新技术、新技能)。他们是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
   
      ②设备: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实验实训方面。
   
     Ⅰ现场特点。虽然学生实训要尽可能与社会实际生产或服务场所一致,但学校的条件现在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充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Ⅱ技术应用特点。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场地和设备应用要有利于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重点不是为了理论的验证。
   
     Ⅲ综合特点。技术人才所从事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多因素综合的,只有在错综复杂的场合才能锻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Ⅳ可反复训练的特点。因为许多能力的掌握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反复练习,所以仿真模拟设备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具有特别明显的作用。有时还需要一定的专用设备。

    
③其它:实践性教学的教材,实习指导书、经费等。

    
加强和改进实践性教学,必须依靠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只有通过他们的努力,才能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完成这一改革,实践性教学的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家瑞.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吴岩,张炼.产学研结合解决高职发展瓶颈问题[C].第二期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专家理论研修班讲课稿[A]
[3]李家瑞,余亮彬.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对证施教”[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