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 “订单教育”简论(涂普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5-03-29浏览次数:47

                                                      高职 “订单教育”简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涂普生)



      作为我国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年来,如同雨后春笋,在神州大地上勃发,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最为重要的生力军,为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实现科技兴国、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目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世人所瞩目。而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一种教育模式——订单教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益发育和成长着。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家公布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共908所,其中,30%以上的高职院校采取和正在着手采取“订单教育”这种高职教育模式。而且,有的高职院校把这种教育模式延伸到国际合作领域。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对高职院校所推行的“订单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人才需求与岗位需求的契合,诞生“订单教育”

      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订单教育”,是指某个或某些用人单位(某一行业),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确定契约关系,联合培养岗位特定需求人才,且学生毕业后按照契约确定,到签订契约的某个或某些用人单位(某一行业)的既定岗位上就业的教育模式。简而言之,就是用人单位根据岗位的人才需求下“订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根据“订单”要求实施教育,培养岗位所需合格人才。
  
      应该说,“订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是时代的产物,是人才需求与岗位需求的契合的产物。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了市场经济发育的新时期。重点和优先发展制造业,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这样,在诸多产业中,在诸多生产领域,一方面,大批的不适应时代需求的产业及其生产岗位消亡;另一方面,大批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产业及其生产岗位生发。在社会上产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直接影响是,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种需求,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强烈的信息,如春雷之于春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如此迅猛,就是这种时代信息效应。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人才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订单教育”提供了雄厚的社会基础,而诞生于市场经济发育、优先发展新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时代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叹。就全国而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招生规模超过了高校招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有些省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在校生占到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3。一般情况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由地方政府或某一行业举办的。共同的特点就是,靠市场生存,靠市场发展。特别是毕业生的就业,离开市场就寸步难行。前些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靠政府运作。现在不同了,毕业生的就业,全然变成高校运作的事,而且是高校,特别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头等大事。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学生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高职院校读书,每年得花一定数目的钱,这就是投资。大凡投资者都得讲求回报,就是学成之后施展才智的平台——就业。市场经济规律就是如此,有投资便望回报;有回报才愿投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招生,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缘于此,即便政府不强调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业问题,高职院校当局不会也不敢懈怠毕业生就业问题。这样一来,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就成了高职院校的最大需求了。另一最大需求是生源需求,而生源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即岗位需求。
  
      在当今社会上,一个是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个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已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这两大“需求”的碰撞,便诞生了“订单教育”。诞生于两大“需求”的碰撞之中的“订单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最大的特点:一是抢占先机。一旦订了单,就意味着抢占了先机,就意味着机遇或机会的排他性。二是互容性。订单教育的订单既订,那么学院同用人单位的理念、教学、内容(或培训内容)就互相渗透了,互相兼容了。三是趋同性。就学院与用人单位来讲,一个是为岗位服务的教学目的趋同;一个是突出动手能力教学的教学方式和重点趋同。四是师资的多元组合性。对订单教育班的教学,其师资来源,可以是学院的教师,实验员,也可以是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五是互利性。从用人单位来说其人力资源的补充和退换有了保障,并且可以把订单教育同岗前培训结合起来,减少岗前培训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从提供毕业生的高职院校来讲,可以使自己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更贴近实际,推进教学改革;可以使自己的毕业生真正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从容地走上就业岗位,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从而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良性循环。显然,高职院校同用人单位实现双赢,就是实实在在的了。

                                                  “订单教育”的多样性选择

    “订单教育”在高职院校来讲,是一种富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从整体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形态,但是,具体操作起来,这种形态是可变的,必须而且应该用创新意识去进行选择。我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订单教育起步于2001年,是比较早的。回顾我们学院几年来推行“订单教育”的实践,尽管我们开办了多批多个订单教育班,但就其类型来讲,通常有以下几种样式。多样式的选择对于办好订单教育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A 主导产品型订单教育班。主要是适应机械类企业的人才需求而举办的订单教育班。这种订单教育班,是根据该用人单位所生产的主导型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岗位、技术检验岗位、总成岗位所需人才来下订单的,学院在已开设的工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组织报名,然后组班进行教学。举办这种订单教育班,可以更加“专业”。组织理论和技能教学,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而且极易联系实际,对照主导产品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掌握技能,容易适应岗位,师资配备也容易优化。我们学院与浙江钱江摩托通过订单、举办的订单教育班,就属这种类型。我们的搞法是:厂校联合编写教材,然后运用自编教材,对照摩托车各个零部件,讲原理、讲功能、讲操作、练操作、长技能,收效甚佳。学生毕业后,成建制地到钱江集团就业,而且一上岗就可以顶岗顶班,厂方、校方、学生本人及家长都比较满意。这种类型的订单教育班目前表露出来的不足之处是,对工科以外的专业、学科兼容性差,对学院毕业生专业人才需求,未免显得有些单一和狭窄。

     B 专业嫁接型订单教育班。这种类型的“订单教育班”较之主导产品型订单教育班,专业要求稍宽,它所对应的岗位,具有一定的兼容性。需要复合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在技能要求上,既要具有一定核心能力,又要具有其它专业的运用能力。对于这种订单教育班的学习人员,必须在专业上实行嫁接,使学生在掌握好一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学习第二专业,实现专业与专业的交叉与嫁接和再生,成为核心能力加必需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这种订单教育班,其好处是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选拔学生,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不足之处是,有些学生觉得专业不专,也有的认为学习时间短,第二专业不易掌握。
 
     C 选送型订单教育班。通常是由用人行业或单位,选送该行业或单位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对象到学院,由学院根据所签合同条款要求,组成订单教育班。人员选拔由所需专业人才的行业或单位组织生员,由学院按高校招生要求进行录取,录足一定名额,组建订单教育班。这种订单教育班从进校开始组建,师资配备、课程设置都按用人行业或单位的人才需求进行安排。在师资方面,可以由校方选派教师任课,也可以由用人行业或单位选派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在教材使用方面,可以选用统编教材,也可以选用学院或用人行业自编教材。这种类型的订单教育班,目标明确,去向明确,但不足的是,对学生择业有些许限制。

     D 行业需求型订单教育班。作为一个行业来说,它所需求人才既有行业共性,也有专业个性。一般说来,行业所需求的人才既要具有该行业所必需的公共知识和技能,又要具有该行业内设岗位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但由于行业内设诸岗位中,有的岗位所需人才数额不多,那么,行业需求型订单教育班,只能根据“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进行组建。这种订单教育班,可以是一个地区的某一个行业的订单,也可以是几个地区相同行业的订单。根据订单的要求,从全院相关系部、专业选聘人员,组成订单教育班。其专业课程设置,既有专业公共课的“大同”,也应该有岗位人才需求技能的“小异”。在课时安排上,还应该按岗位所需技能施教。学生毕业后,成建制地到该行业上岗。

      总之,订单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其选择是多样性的。具体应该选取何种订单教育模式,要以变应变,从实际出发,注重于人才供需双方的需要和可能。

                                               订单教育:不容闪忽的几个注视点

      订单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讲,是一个新的教育模式。既然是新,就离不开探索,离不开创新,离不开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纵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订单教育实践历程,就中,有几个注视点是容不得闪忽的。

      注视点之一:以岗定乾坤

      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就需要一个施展才干的平台,这个平台,通常就叫做岗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坚持以市场,特别是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说到底,就是岗位需求为导向。那么,我们实施订单教育模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岗而定乾坤,即,依据岗位需求定人;依据岗位需求定规模;依据岗位需求定合作伙伴;依据岗位需求定数学方向;依据岗位需求定教学内容;依据岗位需求定“三基”比例;依据岗位需求定教学方式;依据岗位需求定教学时间;依据岗位需求定师资配备;依据岗位需求定毕业生去向;依据岗位需求定文化素养要求(包括职业道德要求),等等。没有岗位的需求,就无所谓合作伙伴了,就无所谓订单教育了。所以,岗位需求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注视点,不可须臾闪忽,岗位对于订单教育而言,有着一着定乾坤的作用。

      注视点之二:高技能为本

      订单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其它普通型教育所不同的是;定向定岗培养,因岗施教。那么,岗位的需求是什么?岗位的最大需求就是能力需求,或者叫技能需求。说某一位工作人员适应某个岗位,主要是指他的能力,他的技能适应。这就告诉我们,举办订单教育,眼光要始终要注视技能,注视高技能。有了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高技能),就有了订单教育的质量,就有了订单教育的发展的生命力。对于岗位来说,它的技能需求是多方面的。既不能采取完全的实用主义态度,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贪多求全。人力资源研究成果表明,任何一个岗位都有一种核心能力,或核心技能需求。订单教育,就要确立核心技能,突出核心技能的教育、培养和提高。把核心技能教学放在中心地位、主体地位。然后,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其他非核心技能、非核心能力的教育、培养和提高,比如相关专业技能的学习、相关能力的培训,比如相关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包括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为本,举纲张目,以此来构建订单教育的教学体系,确立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注视点之三:资源互补

      我们通常所举办的订单教育班,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双向互动。就是学院同下订单的单位(即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互动。我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度与浙江钱江摩托集团联办的订单教育班,一期近百人。双向互动是很成功的:学院派相关专业的教授、讲师到钱江摩托集团考察该集团所需员工的岗位需求,然后,与该集团技术人员、工程师一起,编写订单教育班教材,进行备课;集团将其企业主导产品主机及零部件托运到我们学院,订单教育班就用联编教材,对照主导产品的主机和零部件,进行教学和训练操作。同时,集团派员到学院,给订单教育班讲课,既讲专业、讲技能;又讲企业文化,讲员工人文素质要求,效果是非常好的。这里,我举出这么个范例,就是想说明一点,即学院和用人单位都各有优势,一定要做到互动互补,形成利益共同体。

      注视点之四:鼎新革故

      订单教育本身是社会和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产物。其诞生,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改革而贯穿之,必须鼎新革故。因循守旧是办不了订单教育的。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别是对于那些从中专或其他别的类型学校,转换而来的高职院校而言,鼎新革故应该而且必须是全方位的。要在办学理念上鼎新革故,坚持以市场,特别是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在办学定位上鼎新革故,坚持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把办学定位在就业上;在办学模式上鼎新革故,坚持走产、学、研一条龙办学之路;在办学质量观上鼎新革故,确立高技能就是质量的全新人才质量观;在办学主体上鼎新革故,坚持学院与用人单位互动互补;在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确立上鼎新革故,切实做到以技能教学为中心,突出技能教学;在师资配置上鼎新革故,做到学院与用人单位,都可以选派教师走进大学课堂教学;在教材编写与采用上鼎新革故,真正做到活页教材,自编自用,实用有效,突出技能;在专业设置上鼎新革故,做到按市场需求设置、调整和嫁接专业……改革是主线,创新是灵魂,有了主线和灵魂,订单教育就会越办越活,越办越火,越办越有成效。

      注视点之五:寻求应变的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订单教育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新兴的高职教育模式,会随着千变万化的市场而千变万化,我们一定要以变应变,不断寻求应变的变。那种以不变应万变,一劳永逸的想法,都只能是幻想和奢求。当然,订单教育也如世界万事万物一样,都有个周期。但其周期到底有多长?怎么个变化与转换?现在还一下子说不清楚。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我们的注视点,要放在订单教育的变化上,放在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上。比方说,订单教育供求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如何以变应对供求关系的变化?比方说,用人单位岗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如何应对发生变化了的岗位需求?比方说,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能力要求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又如何应对能力要求上发生的变化?比方说,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又如何应对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上发生的变化?等等。总之是注视变化,以变应变。

                                               订单教育发展征途上的新情况

      从我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订单教育实践来看,在订单教育发展征途上,确实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去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新情况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新情况:毕业生提升了的就业欲望的满足

      我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订单教育,自从2001年举办以来,已经经历了起步期、基本成熟期。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两年超过了98%。这里头,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订单教育。应该说,形势是非常不错的。然而,就在连续实现就业率98%以上的第二年,就出现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新情况:学院就业工作处公布一批用人单位,公告贴出几天,报名者很少。有的订单教育班组织报名也出现了一些困难。经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欲望提升了。情况告诉我们,订单教育正在进入第三个时期;岗位优化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正在形成;毕业生的择业意识明显增强,有的甚至待价而沽。优化岗位的需求正在表露出来。但是,如何真正做到优化岗位?用人单位如何能痛痛快快地将其科技含量高的岗位、多少带有点灰领性质的岗位,拿出来搞订单教育?看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优化岗位,成为订单教育的一个新难点,跨越这个难点,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第二种新情况:教育主管部门的“作为”和“不作为”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订单教育,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坚持以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然而,现实情况是,人才市场上走俏的专业人才,学院想接订单,可学院没有这个专业;学院想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开办专业,而专业报批得有个较长的过程,更有甚者,走了过程,专业还是批不下来。这就涉及到有关上级主管部门的“作为”和“不作为”的问题,涉及到如何既做到加强专业管理与规范,又做到支持学院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的问题,是值得探讨的。还有,现在订单教育双方的行为,都是市场行为,政府基本上是“不作为”,但实际工作中,高校希望政府“有作为”,这种“作为”如何定位?如何实施?也是值得探讨的。

      订单教育模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的有效教育模式。她在发展,她在走向成熟。但是,在其发展、成长的过程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予盾。只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去解决,那么,解决了一个新问题、新予盾,订单教育就成长了一步,向前发展了一步,这就是辩证法。现在,在订单教育这方面,当事各方面临着不少的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只要我们各方共同努力,订单教育一定会越办越好,越办越有成效。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